- 宁志远;
探索综合材料与现代陶艺之间的联系,陶瓷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质,间接的为创作者的陶艺实践提供的广阔的实操空间。综合材料在陶瓷当中的运用自古便有之,而今科技的发展以及各国陶瓷艺术文化的交融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其表现形式,玻璃、耐火钨丝、矿物粉、金属等新型材料不断得被运用于陶瓷艺术创作当中。这种艺术语言的生长在遇到当代人文科技背景影响下的各种材料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火花。
2025年03期 v.40;No.167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佘勋荣;
潮州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技艺精湛,以其独特的装饰技法在陶瓷领域独领风骚。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潮州陶瓷艺术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通过装饰技法的创新,实现了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与传承创新。潮州陶瓷茶器具作为这一艺术的重要分支,在工夫茶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实用又兼具艺术价值。为传承与发展潮州陶瓷艺术,应深化装饰技法创新,强化文化内涵传承,拓展应用领域,并加强人才培养。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潮州陶瓷艺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5年03期 v.40;No.167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郑颖;
潮州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蕴含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陶瓷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到今天,潮州陶瓷艺术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现代装饰技法对于提升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时代魅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潮州陶瓷工艺师将现代装饰元素融入传统工艺中,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陶瓷作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视觉效果,也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使潮州陶瓷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此外,现代装饰技法对增强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时代魅力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工夫茶与茶器具文化在内的在潮州陶瓷艺术,展现了潮州陶瓷艺术的多元价值和深厚底蕴。
2025年03期 v.40;No.167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周雨婷;蒋文瑞;
有人叫它世界瓷王,也有人称呼它为瓷器之母,有人嘲讽它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有人尊称它为陶瓷界的百科全书。作为如今瓷器的集大成者,相信看懂了它,你就能看懂半部中国瓷器史。本文就来浅述这件及历代制瓷工艺和各地窑址特征于一身的国宝重器瓷母。
2025年03期 v.40;No.16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岑小镇;
盛世必烧红,这是早就总结出的瓷器史中的铁律。沉积了几百年后,当初叱咤风云、价格远超青花瓷数倍的釉里红,在清代时发展出了什么新的气象?釉里红自元朝创烧以来,在洪武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度,时隔二三百年,釉里红在清代复烧成功后,竟然又达到了新的高峰。本文我们就从工艺技法到演变历程、以及当下青花釉里红的创作,动态的看看这项釉下彩绘跨越时代的兴衰变化。
2025年03期 v.40;No.167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何华;
明代瓷器在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高峰,是元青花的延续,是青花釉里红的继续发展,更是创烧青花斗彩的新突破。青花瓷在明代绽放光彩,有精巧的永乐压手杯,也有大气磅礴的青花瓷大龙缸,明代青花大龙缸是最具代表作品,本文就从仅不到三件明代龙缸的可贵之处;明代龙缸的制作工艺;明代龙缸的作用进行分析。
2025年03期 v.40;No.167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钟式英;
陶瓷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民俗文化被不断地融入其中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陶瓷山水画在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都受到了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民俗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表现。从民俗文化角度审美陶瓷山水画,其是民间文化信仰的直观映射、地域民俗文化的生动记录和民众精神文化的延续传承。
2025年03期 v.40;No.167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胡少芬;
龙泉大窑、溪口窑等遗址出土的宋代黑胎青瓷与哥窑特征吻合,专家论证宋代哥窑在龙泉创烧。哥窑为宫廷御用瓷窑,专门烧制青瓷供皇室使用的说法在考古发现获得支持。哥窑以其独特的开片纹著称,釉面裂纹形成技术为其创新点之一。文章探讨了哥窑在龙泉成功烧成的基本条件,为哥窑研究和现代烧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025年03期 v.40;No.167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